第(1/3)页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。 华语电影《盲井》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。 张亿谋携带着《英雄》重回让他走上巅峰的柏林,拿下阿尔弗雷德·鲍尔银熊奖。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,依旧对于华语给予了青睐。 华语电影斩获两座银熊! 而国内,《英雄》也落下帷幕了,超2.5亿的票房,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。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北电师生的日常,沈渊回学校后就立马开工了。 完成后,马不停蹄的找到了木老师。 因为他有些急迫了,走电影节路子很麻烦。 跟宁昊一样,天南地北国内国外到处跑,太花时间了。 而且全世界海量电影节卖片能力并不强,很多都是全靠着政府补贴才能活下去。 初春乍到,京城的天气暖和了一点,但仍旧寒冷。 木老师坐在办公室,喝着保温杯里的热茶,看着毛手毛脚冲进自己办公室里的学生,无奈道:“干什么,急匆匆。” “我片子做好了,打算找您帮帮忙。” 沈渊直接说出了来意:“田导不是回学校了,我想找他求个路子递到戛纳去。” 柏林是个不错的选择,从华语电影接触世界影坛以来,这里就比较偏爱华语电影。 哪怕第三代掌门人莫里茨·德·哈德尔登退位了,第四代掌门人艺术总监迪特·考斯里克上台,也是钟爱提拔新人导演的。 但为时已晚,人家都结束了。 威尼斯对于《摄影机不要停!》来说不合适,人家钟爱先锋电影。 而且电影商业性质不低,想来还是戛纳合适。 但时间有点紧迫了,也可以说是迫在眉睫。 现在正常路子基本已经递不进去了,戛纳相关渠道已经停止了征片。 没点份量的人,已经递不进去了。 而如今靠着在校学生这个身份,他能够接触到唯一在欧洲影坛有份量的大概也就田状状了。 毕竟对方在柏林和威尼斯都是亮过相的,虽然不是在戛纳。 但在欧洲三大,其实都是互通的,三大电影节都在互相挖对方的墙角。 木老师缓缓喝了口茶,皱眉道:“胃口倒是不小,第一部电影就要去戛纳,而且人家,凭什么帮你?” 沈渊咧嘴一笑:“这不有老师你在嘛,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啊!” 他一边说着一边像狗腿子一样凑了上去。 第(1/3)页